畫著臉譜的表演者手中舞槌上下翻飛,交錯叩擊,槌花靈動,步伐矯健,鑼鼓喧天,鏗鏘有力、氣勢如虹的英歌舞在深圳大學國際會議廳震撼上演,燃爆全場。5月31日晚,“相聚憶舊游,共慶滿庭芳”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建院40周年暨2024屆畢業(yè)生文藝晚會的現(xiàn)場,有著“中華戰(zhàn)舞”之稱的英歌舞首次登上高校舞臺。這是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在“雙百行動”背景下推出的品牌項目“英歌進深大”的首次成果亮相。
師生在校園舞臺 “沉浸式”觀賞非遺歌舞

豪情萬丈的英歌舞,舞姿剛勁雄渾,氣勢威武磅礴?,F(xiàn)場鼓聲一起,全場都“燃爆”了!這場“炸裂”的英歌舞,是英歌在深圳高校的首秀亮相。英歌舞熔戲劇、舞蹈、武術于一爐,具有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更于去年春節(jié)期間“火出圈”,因其“又老又潮”,被網友們稱為“中華戰(zhàn)舞”“民間街舞”。
2020級國學精英班本科畢業(yè)生官宏霖表示,英歌舞登上深大的晚會舞臺,讓更多的深大師生感受到了英歌舞的魅力,這種“沉浸式”觀賞體驗跟視頻上播放的完全不同。
當晚的英歌舞演員當中,還有一位“深大人”。范凱迪是深圳大學藝術學部2022屆舞蹈編導專業(yè)校友,現(xiàn)在是一名中學教師。她說,在深大上學時接觸到英歌舞,就被這熱烈、激情的傳統(tǒng)歌舞震撼了,畢業(yè)工作后有機會加入英歌舞演出團體,能夠親身作為傳承非遺文化的一分子,并能夠回到母校演出,令她十分興奮?!跋M嗤瑢W和校友能夠喜歡和了解英歌舞!”
師生深入甲子鎮(zhèn)調研 以文化助力“雙百行動”

“英歌進深大”是人文學院在深圳大學“百千萬工程”和“雙百行動”背景下推出的品牌項目。今年以來,學院多次組織師生到陸豐進行考察調研。歷史系成立非遺研究社團,結合深大思政課題,對陸豐甲子鎮(zhèn)英歌舞進行深入調研。學院黨委牽頭、多方會談、共研公藏文獻;團隊進村找廟、進廟找碑、發(fā)掘史料題材;進城入戶、入戶專敘,匯編口述集冊,對英歌舞研究的多樣化和深入化作出積極貢獻。
深圳大學人文學院2021級歷史系本科生劉浩然參與了實地調研工作,他說:“陸豐甲子英歌舞源遠流長、一脈相傳,在口述史的研究中,我通過梳理信息、辨別真?zhèn)?,不斷勾畫出一幅陸豐文化的畫卷?!标懾S甲子英歌舞堅守傳統(tǒng)文化,同樣讓2022級歷史系本科生蔡少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表示,陸豐甲子英歌舞尚未有完善的書面檔案,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這是一座非遺文化的寶庫,值得我們不斷地發(fā)掘?!敝笇Ю蠋?、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主任、人文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葉亢說:“我們帶著學生走進非遺現(xiàn)場,不僅促進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認識,增進了文化自信,更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真正讓‘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協(xié)同育人?!?/p>
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高志忠表示,深圳大學人文學院“雙百行動”不僅立足于深陸兩地在經濟上的幫扶和聯(lián)動,更是從文化精神入手,切實增強當?shù)刈迦耗哿?,并將文化內涵轉化成經濟發(fā)展的抓手。“英歌進深大”是一次非遺文化與深大的“夢幻聯(lián)動”,不斷增進青年學生對非遺文化的了解與認同感,發(fā)揮非遺文化的美育作用。
深大人文學院注重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晚會上,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永華致辭。他祝愿全體畢業(yè)生珍惜青春年華,努力奮斗拼搏。他說:“你們永遠是深圳大學故事中不變的主角,深大永遠向你們敞開懷抱!”李永華攜手學院領導、教師和校友帶來“隱藏彩蛋”,合唱歌曲《朋友》為畢業(yè)生們獻上最真摯的祝福,點燃了全場的青春激情。


除激情熱烈的英歌舞外,該場晚會立足學院特色,以“文脈傳承、荔園青衿、明日風起”為三大篇章,設計了具有濃濃“文化味”“年輕感”“傳播力”的原創(chuàng)詩、樂、舞、藝作品。“奇遇唐俑”節(jié)目融合古典舞與街舞,講述古代唐俑的穿越經歷,上演“深大版博物館奇妙夜”;國風舞蹈《立心》剛柔并濟、劍氣如虹,舞出家國情懷,舞出初心使命;京劇《春秋配·南梆子》請來了京劇界的名家班底,唱響非遺文化的時代強音。

一個個動人故事、一場場精彩文化盛宴,“相聚憶舊游,共慶滿庭芳”師生文藝晚會人文氣息十足、師生深度參與,充分演繹了文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血脈。
深圳大學黨委組織統(tǒng)戰(zhàn)部、宣傳部、學生部、校團委、國際交流與合作部、后勤保障部相關負責人,企業(yè)代表及人文學院校友代表、院領導、在校師生共同觀看晚會。
(黨委宣傳部 人文學院 記者 周翊欣 韓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