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我還沒有當夠他的女兒,感謝您的付出,讓我得以繼續(xù)陪伴在我父親的身邊!”再次讀患者的感謝信,彭潤霖仍感動不已。
“親愛的哥哥,感謝您用鮮紅的血液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會跟著您的腳步,將這一份愛傳遞下去!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蓖嵬崤づさ淖舟E,寫了又擦、擦了又寫的鉛筆字,是一位患者小朋友向黎金山表達的真誠感謝。
彭潤霖、黎金山、孫國強都是深圳大學的在校生,也都是造血干細胞的捐贈者。5月30日上午,深圳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彭潤霖同學,與一位患有白血病的農(nóng)民父親骨髓匹配成功,捐贈了造血干細胞懸浮液267毫升。時隔半月,6月18日,深圳大學經(jīng)濟學院碩士研究生黎金山同學為一名患有地中海貧血癥的兒童捐獻了造血干細胞。7月2日,深圳大學傳播學院2020級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孫國強,成功為廣州某位中年男性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280毫升。彭潤霖、黎金山、孫國強三人也成為繼梁群老師、王凱民同學、馬佳智同學之后,第四、五、六位成功捐獻血液干細胞的“深大人”。
“救命骨髓”:從聽別人的故事到講自己故事
談起自己的捐獻萌芽,三位捐獻者都不約而同談到了一篇名為《救命骨髓》的小學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位臺灣同胞為救大陸少年而捐獻骨髓的感人事跡,課文最后寫道,“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痹谀菚r,“捐獻自己的干細胞會拯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想法像一粒種子,埋在了三位少年的心中。
從課本上聽聞過的白血病,也在身邊真實地發(fā)生著。在黎金山印象中,有一位先天殘疾、身材矮小、患有白血病的小學同學,生命永遠停留在了小學三年級的暑假。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死亡離自己是如此之近,更使他明白了捐贈干細胞的重要意義。彭潤霖也接觸過白血病患者,是住在樓上的小學老師的兒子,幸運的是,他配型成功了。彭潤霖也由此萌發(fā)出了長大后捐贈干細胞的念頭,來留住更多的生命。

彭潤霖
這顆種子在他們成年后開始破土生長。2016年,剛剛滿18歲的黎金山在學校的采血車上完成了第一次義務獻血,并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時隔四年,2021年3月,他收到了深圳市血液中心配型成功的消息。2019年4月,大二的彭潤霖參加了深圳大學與深圳血液中心聯(lián)合舉辦的獻血活動,并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20年10月,他接到了深圳市血液中心配型成功的電話。2019年6月,大三的孫國強在本科學校重慶郵電大學捐贈血樣,并申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21年4月,他接到了重慶市血液中心配型成功的電話后,前往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進行高分辨配型復合檢測。隨后,這三位同學開始為捐獻做準備。
“以患者的最佳情況 調(diào)整自己的安排”
收到深圳市血液中心打來的電話,并告知可能在2020年12月底進行捐贈的消息時,彭潤霖心里“咯噔”了一下。這正是自己考研最后的關鍵沖刺時刻,捐贈前后都需要充分的休息,多多少少會對考試的發(fā)揮有影響。思考了一個晚上,彭潤霖決定,如果患者實在急需造血干細胞配型的話,就以患者的最佳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安排。“實在不行就二戰(zhàn)?!彼@樣說道。最終,醫(yī)院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將捐贈時間定為2021年的5月。
同樣的情況也在孫國強身上發(fā)生。原本已經(jīng)為7月3日腿部手術辦好住院手續(xù),但是由于此次捐贈,孫國強重新安排了自己的手術時間?!熬栀浉杉毎笾辽傩枰粋€月的時間來恢復身體,7月2號就要捐贈了,所以把自己的手術往后推遲,捐贈是第一位的嘛?!闭劦竭@一捐贈小插曲,孫國強坦然地說。
定好最終移植時間后,在醫(yī)生建議下,三名同學開始清淡飲食,為骨髓移植做準備……填寫文件、體檢、高精配型、抽血、核酸檢驗、打動員針,每一個步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孫國強平時有運動的習慣,為捐獻打好了身體基礎。彭潤霖則是向?qū)嵙暪菊埩藘蓚€星期的假進行作息調(diào)整,每天看書學習,保持心情愉快,積極休息,他每天都連續(xù)走個半個小時的路來活動血液。為了讓身體狀態(tài)更好,保證捐獻能順利進行,體質(zhì)偏弱的黎金山從三月份開始了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鍛煉、晚上十二點前睡覺的生活節(jié)奏?!耙郧板憻捝眢w總是半途而廢,但這一次,一種說不出的使命感讓我有了動力,并把這一種堅持變成了習慣?!比齻€月后,黎金山增重了十斤。

黎金山
5月26日,彭潤霖前往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注射動員針。6月14日,黎金山也進行了注射。6月28日,孫國強也開始了五劑動員針的注射。動員針的作用是將造血干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以便盡可能多的分離出干細胞?!按蛲陝訂T針之后會有酸漲的感受,每個人程度不一樣。” 彭潤霖說。孫國強則感覺“打完針后腰比較酸,那幾天晚上經(jīng)常容易出汗”。黎金山坦言,去醫(yī)院打動員劑最大的感受不是來自動員劑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感,而是來自隔壁病房白血病患者的哭泣聲,這讓他意識到,“志愿者所做的就是讓病魔纏身的患者少一分痛的傷害,多一分生的希望?!?/p>
“11383”“11488”“11596”的接力
5月30日,彭潤霖成為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贈者資料庫”深圳工作站第414位造血干細胞(骨髓)捐贈者,全國第11383位捐贈者。黎金山緊隨其后,成為全國第11488位捐贈者。7月2日,孫國強也成為了全國第11596位捐贈者。這是三名深大學子的接力,更是拯救生命的合力。
回憶起正式捐贈造血干細胞的過程,彭潤霖表示捐贈前一晚心情很激動,與同房的捐贈者朋友聊天到深夜。此次捐贈是深圳首次安排三位捐獻者一起捐獻,在原本的兩人病房,安排了三張病床,相互鼓勵,并結下了“一起捐過髓”的革命友誼。第二天早晨捐贈的過程中,彭潤霖和同病房的捐獻者相互加油。在捐贈過程的最后,他內(nèi)心很是激動,躺在病床上,彭潤霖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
孫國強的捐贈過程持續(xù)了近四個小時,不同的是,這次捐贈只安排了他一位志愿者。采集的過程漫長而平靜,雖然伴隨著胳膊僵硬酸疼,但比起可以為患者帶來新鮮血液,孫國強覺得捐獻所經(jīng)歷的一切都很值得。

孫國強
這期間,他們都感受到了各方無微不至的關愛。醫(yī)院及深圳血液中心的醫(yī)生、護士、志愿者提供了最好的后勤服務?!搬t(yī)生們累了,休息一會兒后繼續(xù)陪著我們,有種全世界都在陪我們一起戰(zhàn)斗的感覺。”彭潤霖說道。孫國強頻頻稱贊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醫(yī)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耐心的解答,讓每一位志愿者都感到放心?!?/p>
黎金山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過程經(jīng)歷了三個多小時。在這三個小時中,陪伴著他的除了醫(yī)護人員和同房的其他捐獻者,還有那位來自受助者小朋友的來信和禮物??粗@些,黎金山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是那位已離開人世的小學同學的身影。“如果當時的技術足夠成熟,有匹配成功并愿意捐獻的志愿者,他應該也能像這次的受助者一樣重獲新生,擁抱希望吧?!崩杞鹕叫闹邢?。
對于此次捐獻過程,黎金山對醫(yī)護人員的辛勞工作表達了深深感謝。打第一劑動員針時是世界獻血日,也正逢端午,當天原本放假的食堂工作人員特意加班,為捐獻者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盀槲覀兲峁┓盏尼t(yī)護工作者里面有著年輕的黨員同志,志愿者則是曾經(jīng)做過捐獻、現(xiàn)在依然參與志愿服務的‘過來人’?!贬t(yī)護工作者兢兢業(yè)業(yè)守護安全,志愿者接力,共同傳遞信心和經(jīng)驗。
深大青年擔當 架起生命“橋梁”
正逢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作為一名黨員,孫國強希望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向黨的生日獻上祝福,也為遠方陌生的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同樣作為青年黨員的黎金山對這次捐獻感觸頗深,他從2016年第一次獻血并加入中華骨髓庫到現(xiàn)在,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的行列,并成為這個隊伍的中堅力量。在他看來,當代青年依然有著同一百年前的年輕人一樣的青春熱血,在抗擊疫情中的青年醫(yī)護工作者、在抗洪救災中的人民子弟兵、在保衛(wèi)邊疆中的邊防戰(zhàn)士,青年一代舍生忘死,一往無前的身影激勵更多人時刻準備為社會服務挺身而出。
彭潤霖覺得,自己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決定,和深大開放包容、回報社會的理念是分不開的?!皩W校的理念和氛圍令我相信,我們幫助他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互相幫助,開放包容?!?/p>
截至目前,近三月以來,每月都有深大學子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志愿活動。據(jù)記者了解,深圳市血液中心仍在對接其他參與捐獻的深大學生,不久后深大的捐獻志愿者將越來越多。
“捐獻干細胞是對自身的造血系統(tǒng)能更新再造,不會影響以后的身體健康,影響生育,影響造血,不會渾身乏力?!碧崞鹌胀ù蟊妼璜I造血干細胞的誤會,彭潤霖和孫國強積極辟謠。談到對干細胞捐獻志愿活動的未來,黎金山提出了自己的期待——社會上如果有一個還未放棄生的希望、堅強與命運斗爭的人需要幫助,希望大家挺身而出,給自己一個珍愛他人生命的機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正確認識造血干細胞的志愿捐獻活動,并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共同架起更多守護生命的“橋梁”——這是三位深大捐獻者共同的愿望。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