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我校在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深圳大學聘任儀式,正式向2400名教職工發(fā)放聘書,這標志著我?;I劃五年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施。校領導江潭瑜、章必功、邢苗、陶士平、阮雙琛、邢鋒、李永華,教師聘任委員會、管理人員聘任委員會、技術人員聘任委員會、人事爭議協(xié)調(diào)委員會全體委員,全體正高職稱教師、技術人員,各學院院長、書記和機關各部、處、室,各基層黨委書記及各直屬教研、教輔單位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邢苗主持。
邢苗宣讀了關于成立深圳大學教師聘任委員會、深圳大學技術人員聘任委員會、深圳大學管理人員聘任委員會和深圳大學人事爭議協(xié)調(diào)委員會及其人事任命的文件通知,并宣布了關于1387名教師(其中349名為正高級職稱)、473名技術人員和456名管理人員為深圳大學長期聘任或固定期聘任的決定,合約自今年9月生效。
校長章必功為349名正高級職稱人員一一頒發(fā)聘書并合影留念。


黨委書記江潭瑜指出,今天的聘任儀式莊嚴隆重,聘書的發(fā)放標志著深圳大學人事制度改革正式實施。他回顧了深圳大學人事制度改革歷程和并通報了本次簽約情況。我校本次人事制度改革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教職員工的擁護和支持,整體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全校共有教職員工2415人,除校領導和師范學院正職領導共11人外,全校應簽訂聘約2404人,其中,教師1388人,占57.74%;技術人員477人,占19.84%;管理人員539人,占22.42%。本次簽約補聘和已簽約人數(shù)合計2400人,占應簽約人數(shù)的99.83%。
江潭瑜認為,我校本次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依照法律、規(guī)章,堅持創(chuàng)新性。深圳大學的人事改革,既符合《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勞動合同法》等國家和省市法律法規(guī),又充分體現(xiàn)我校的創(chuàng)新性。一是崗位設置。根據(jù)《廣東省教育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中的三類(管理崗位、專業(yè)技術崗位和工勤崗位)四種(管理、教師、技術和工勤)崗位設置指導性意見,結合實際,我校設置教師、技術、管理三大崗位類別,對全體教職員工依崗聘任、分類管理。二是長聘資格。按上級有關文件,人員長聘的資歷條件之一是在崗二十五年,我校根據(jù)辦學實際,定為在崗二十年。三是績效工資。在新的工資設定中,擬將政府規(guī)定的績效工資占基礎工資的30%,變通為占45%。四是雇員聘任。我校將雇員按照條件對應等級,簽約聘任,同崗同酬。
二、堅持學術主導,體現(xiàn)學術主導性。深圳大學的人事改革淡化行政管理,強化學術權威,發(fā)揮教授治學、民主管理。行政部門處級干部與政府處級脫鉤并設為三、四級管理崗位,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副院長等設為教師崗位,教學輔助單位行政主管設為技術崗位等辦法,逐步達到去行政化,去官本位。
三、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科學發(fā)展,社會和諧是時代要求,也是國情要求。深圳大學的人事改革不采取“臥倒式休克療法”,而是采取“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的漸進式策略。充分相信全校教職員工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在人事改革中采取依靠教職員工改革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做法。

江潭瑜最后指出,深圳大學是特區(qū)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在改革中誕生,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是深圳大學的根和魂,是深圳大學與生俱來的使命。今后深圳大學改革的整體思路是:第一,要圍繞建設高水平一流大學,設計我們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起良好的管理體制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第二、圍繞各項制度進行配套改革。他希望全校教職工能夠扛起改革創(chuàng)新的旗幟,以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作風投入到改革中去,繼續(xù)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試,為把我校建設成為高水平、有特色、創(chuàng)新型一流大學的目標,一步步向前推進。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