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硼氮的多重共振(MR)發(fā)光材料由于具有高熒光量子產率、窄譜帶發(fā)射等優(yōu)良的光物理性質,成為目前OLED發(fā)光材料的研究熱點。目前兼具高效率、高色純度的藍光和綠光OLED器件已有報道。然而,由于硼氮MR分子的結構限制,開發(fā)高性能窄譜帶純紅光材料仍具有相當大的挑戰(zhàn)性。

針對上述問題,深圳大學楊楚羅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簡單有效的“雙硼氮氧”多重共振分子設計策略,構筑了一類窄譜帶紅光發(fā)光材料,這一類發(fā)光材料不僅能方便的合成和衍生,還具有優(yōu)良的光物理性能,包括高的光致發(fā)光量子產率(97%)、極快的輻射躍遷速率(7.4 ⅹ 107s-1),以及窄的半峰寬(32 nm)。基于這類發(fā)光材料制備的純紅光OLED器件外量子器件效率高達36.1%,是目前報道的紅光OLED器件效率最高值,性能顯著優(yōu)于傳統的磷光和給受體型熱活化延遲熒光材料OLED。與此同時,此OLED器件還具有極低的效率滾降(亮度50000 流明時外量子效率仍高達25.1%),超高的亮度(高達135000流明),以及優(yōu)良的器件穩(wěn)定性。這一工作對開發(fā)高效紅光發(fā)光材料以實現高性能全色OLED顯示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成果以標題“High Performance Narrowband Pure-Red OLEDs wit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ies up to 36.1% and Ultra-Low Efficiency Roll-Off”發(fā)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30.849,中科院JCR一區(qū),材料領域的TOP期刊),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深圳大學材料學院鄒洋助理教授,楊楚羅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為唯一完成單位。
全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 /10.1002/adma.202201442。
近來,楊楚羅教授團隊在窄譜帶OLED發(fā)光材料和器件上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深藍光OLED色坐標為(0.14, 0.08),半峰寬為23 nm,外量子效率可達37.6%,是目前國際上深藍光OLED器件效率的最高值,發(fā)表在Angew. Chem. Int. Ed.(影響因子15.336,中科院JCR一區(qū),TOP期刊,全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201588)。天藍光OLED器件實現了40%的發(fā)光效率,創(chuàng)造了目前國際上窄發(fā)射OLED器件效率的紀錄,發(fā)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30.849,中科院JCR一區(qū),TOP期刊,全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106954)。
(材料學院 供稿)